書評部落格「閱讀前哨站」站長瓦基,分享上百本書籍的閱讀心得及推薦理由,曾經他是在台積電任職十年的主管,透過閱讀拓展了視野、改變人生態度,2021年毅然放棄百萬年薪,追尋說書志業,從前只把書本視為升學過程的工具,如今學會汲取書中各念貫徹於生活中,更創立Podcast節目《下一本讀什麼》,將閱讀的美好傳遞給更多人。

IMG_3164 (1)

採訪・撰文/吳佩芳

照片提供/閱讀前哨站.瓦基

 

求學路上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這樣的疑問:讀書是為了什麼?對今年36歲的瓦基(本名:莊勝翔)而言,比起學生時期,書本在他踏入職場後反而帶來更大的影響,甚至改變整個人生。擁有中央大學機械系、台大應用力學碩士理科相關亮麗學歷的他,國小、國中時期反而是就讀美術班。「我本身喜歡畫畫、雕塑,做手工藝,也喜歡玩樂高,後來才發現,這個叫做創造力。」

 

「國中之前都還算蠻調皮的,喜歡帶著班上男生翹課,到了高中面對升學壓力,才感覺要稍微調整一下。」高中時期的瓦基因為對未來「出路」的基本想像,放棄美術選讀第二類組,爸爸是高中電機學老師,相當鼓勵他報考電機科系,他回憶:「我有點叛逆,不想跟他一樣,以二類組來說,電機是最好的出路,機械系比較偏傳產的想像,但是我就選機械,也蠻符合男生喜歡動手做、操作機器的習慣。」

IMG_4705 (1)

 

投入說書,分享閱讀的快樂,利己更利他

架設部落格,瓦基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先利己,希望能夠對自己的生活、工作有幫助,恰好分享出來的迴響,也達到了利他的善循環,「我覺得做這件事(寫部落格),對我來說是幫我克服人生的挫折感,藉由一本本書慢慢的調整,讓生活回到一個比較平衡、從容的軌道。」

 

瓦基分享他的閱讀歷程,遇到哪些問題還不知道答案,或者是解決的不夠好、就會去找相關的書來讀:「那時候面對工作壓力與人際關係問題,我開始會覺得人生的意義在哪裡?所以找了一本書叫《活出意義來》,探討人生給的答案;工作晚下班,早上又睡過頭,就讀《原子習慣》去調整作息,其實是為了解決當下的那些問題。」

 

透過書本,瓦基除了學習知識,也拓展心境跟視野,遇到挫折能以豁達的心態面對。經營Podcast說書頻道《下一本讀什麼?》四千多則評論中,有兩、三百則負評,有人聽到「台積電」三個字,就產生酸民心態,沒有留任何建設性意見,沈默又粗暴的以一顆星否定瓦基製作兩百多集內容的努力。朋友告訴我:有些人覺得我就是人生勝利組,賺很多錢,他們不知道我背後有什麼故事。我可以同理那些人的感受,我自己有時也是酸民、也會覺得有些人不順眼,試著去理解別人為什麼這麼想就好了,但不一定要認同。

IMG_5404 (1)

掙脫無形金手銬,用知識型塑理想的模樣

書本徹底改變了憤世嫉俗,幫人貼上資本主義標籤的瓦基。「以前覺得人生就是要有幾棟房子、幾台車子,透過書本,讓我從那樣的思考中解脫出來。」他形容,從前年薪百萬的工作,像是無形的金手銬,獲得社會地位與他人羨慕的眼光,卻被禁錮在心靈的囹圄裡,離職做自己想做的事後,他才覺得真的海闊天空:「我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麼想,因為我知道我自己在做什麼、要的是什麼。」

「現在我整個人就是各個書本的拼湊。」瓦基說,很難回答說哪一本書改變他最大,每一本都是一點點的潛移默化,以前對書的想法很狹隘,覺得讀書就是為了分數、畢業、就業等形式的工具,透過節目他想傳達,書能夠帶給人們的遠遠不止於此,「只要喜愛閱讀,願意花一點時間來閱讀的話,其實書可以改變我們!人像是一塊很粗糙的黏土,書可以一點一滴的幫我們雕塑成一個比較理想的,我們心之所向的那個樣子。」

相反的,瓦基指出,如果沒有接觸閱讀,那要把自己雕塑成想要模樣的難度,相對就提高很多,「對某些人來說,他可能一輩子都覺得自己只是塊很粗糙的黏土,不覺得自己有任何可能性。如果沒有從書裡面體會到這些,會比較可惜,不管到底還有沒有想要升學,都不要放棄讀書這件事。」

 

IMG_2665 (1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精彩完整內容請向各縣市訂閱2023年6月號青年期刊

 

 

 

下一本讀什麼?知識網紅瓦基:「書能雕塑一個人,成為他們的心之所向」
標籤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